红瓜子 -专注短视频的制作 推广和培训12年
来源 | 人民论坛网(rmltwz)
随和的人有人缘、有运气,随和是一种素质,一种心态,一种被低估的能力。 随和,不是唯唯诺诺,而是“一点浩然气,千里快哉风”的洒脱。随和,不是人云亦云,而是“牢骚太盛防肠断,风物长宜放眼量”的淡泊。
与人为善,随和是一种素质。
随和的人总是能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,秉持谦逊谨慎的态度。
他们坚守底线但不固执,把握原则但也尊重他人。
随和的人都懂得与人为善,能够把握生活中的“度”。说话有分寸,分得清轻重,不会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得理不饶人。
与人为善,你尊重别人一点,你未来的路也会宽一点。
随和的人朋友多、人缘好。
宽宏洒脱,随和是一种心态。
世上事,你越想得到的,越得不到;你不想得到了,反而能够得到。
人一旦随和了,看淡了,学会知足了,好运自然就来了。
始终如一,随和是一种能力。
随和是一种稳定的能力,一天两天的随和不是真随和,长久如一的好性情才是真正的随和。
随和是一种能力,随和的人能够做情绪的主人,在大风大浪中保持定力。
沈从文的后半生经历世事沉浮,支撑他走下去,推着他走过苦难的恰恰就是随和柔软的性情。
在动荡的年代,沈从文被安排打扫女厕所。某一天,沈从文与侄子黄永玉在一条胡同中相遇,擦肩而过的时候,沈从文对侄子说:“要从容啊!”
变通
变通,是人生的大智慧。
墙,推倒了就是门
禅师给小和尚出了一道题:
把你放在一个四面是墙的房间里,房间里有扇门,你要找到它,因为你只能从门中出来。
小和尚找了很久,连砖缝也没放过,最终确信没有门,只有墙。
小和尚想:没有门,就不能自己造一扇门吗?
于是他推倒了一面墙,把它变成一扇门,施施然从门中走出来了。
心态决定状态。人生有无数道墙,各种的困境,它们是阻碍,也是机遇,只要跨过去,就是一片坦途与光明。
《易经》是一部讲变化的书。
所谓:“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。是以自天佑之,吉无不利。”事物达到极点时就会变化,变化就能通达,通达就能长久。
五百年前,王阳明历经生死劫难,在贵州龙场悟道归来,行到洞庭湖时,他的学生冀元亨请教老师,何谓“心即理”。 王阳明笑而不答,唤书童取来一本《战国策》,翻开第一页,是一本战国详细地图。 王阳明把地图扯下来,撕成一张一张的纸片,然后递给冀元亨,让他重新拼接起来。 这是一张战国初年的地图,除了我们熟知的七国之外,还有中山、鲁、邹、外加一些少数民族小国。 冀元亨搜肠刮肚,动用一切知识,也只拼出了山东六国,然后无奈地望着老师。
王阳明微微一笑,把纸片交给了书童。 冀元亨内心不以为然,我都拼不起来,这个书童又如何能拼起来。 谁料,书童全然不看战国地图,而是把纸片翻了过来,那是一幅刘向(《战国策》作者)的画像。 书童笑着对冀元亨说,只要把人(画像)拼起来,这地图自然也就拼好了。 冀元亨顿时领悟。
人生三分选择,七分放下
处世三分糊涂,七分清醒
和家人糊涂,家庭合睦;
和朋友糊涂,友情稳固;
和同事糊涂,工作顺手。
成败三分做事,七分做人
生活三分得意,七分失意
若是论逆商,三国时期的刘备必然榜上有名。 他先后投靠公孙瓒、陶谦、吕布、曹操、袁绍、刘表,寄人篱下,屡战屡败,依然手无寸土,流离四方。 他白手起家,二十多年风雨,受过多少辱,忍过多少耻,或许连他自己也记不清。 可是不管处在什么位置,遭遇多少失败,刘备从不气馁。 刘备的一生,便是三分得意,七分失意。
转载仅供分享,感谢原作者辛苦创作!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